自然疗愈类
通过接触自然,帮助老人放松身心,缓解压力。 活动内容: 1.园艺活动:种植花草、浇水、修剪植物。 2.自然观察:观察植物、昆虫或鸟类,记录变化。 3.户外散步:在花园或公园中散步,感受自然气息。 适用人群:喜欢自然、愿意接触户外环境的老人。
我要定制
科技辅助类
利用科技手段为老人提供新颖的体验。 活动内容: 1.虚拟现实(VR)体验:通过VR设备“游览”世界名胜或回忆熟悉的地方。 2.平板电脑游戏:玩简单的认知游戏或绘画应用。 3.视频通话:与家人或朋友进行视频聊天,增强情感连接。 适用人群:对科技产品感兴趣、愿意尝试新事物的老人。
我要定制
个性化主题活动类
根据老人的个人兴趣和经历,设计专属活动。 活动内容: 1.职业回忆:如果老人曾是教师,可以组织“模拟课堂”活动。 2.爱好延续:如果老人喜欢烹饪,可以组织简单的烹饪活动。 3.旅行回忆:如果老人喜欢旅行,可以通过照片或视频“重温”旅行经历。 适用人群:有明确兴趣爱好的认知症老人。
我要定制
艺术创作类
艺术创作能够帮助老人表达情感、激发创造力,并缓解焦虑情绪。 活动内容: 曼陀罗绘画:提供画纸、颜料、彩笔等材料,让老人自由创作。主题可以是“我的家”“四季”等,激发回忆。 涂色活动:提供简单的涂色本或图案,降低创作难度。 手工制作:拼贴画、剪纸、陶艺、编织等,锻炼手部灵活性。 集体艺术项目:如共同完成一幅大型壁画或拼贴画,增强合作意识。 适用人群:喜欢动手创作、对颜色和形状敏感的老人。
我要定制
音乐疗愈类
音乐能够唤醒记忆、调节情绪,并促进社交互动。 活动内容: 1.听老歌:播放老人熟悉的歌曲,鼓励他们跟唱或分享回忆。 2.音乐律动:使用简单的乐器(如手鼓、铃铛)或跟随音乐拍手、跳舞和手指操。 3.音乐回忆疗法:结合音乐讲述个人故事,如“这首歌让我想起……” 4.彩虹音乐琴:彩虹琴琴体及琴弦均为定制,琴颈处有特制压杆,可以通过简单的方式获得日常伴奏最常用的三个和弦;每琴4根弦,琴弦分布较密,用配套的大拨片直接拨弦而不用认弦。彩虹琴既可以单人演奏,也可以通过活动指挥的动作指挥,让一个从来不会演奏乐器的人在几分钟里就可以参与到乐器演奏和伴奏中,体验音乐活动的乐趣。 适用人群: 对音乐感兴趣、喜欢唱歌或演奏乐器的老人。
我要定制
文化体验类
结合老人的文化背景,设计具有文化特色的活动。 活动内容: 1.传统节日活动:如春节包饺子、中秋节做月饼、端午节包粽子。 2.文化手工:如剪纸、书法、国画等。 3.地方特色体验:品尝地方美食、学习地方方言或民歌。 适用人群:对传统文化有兴趣的认知症老人。
我要定制
运动活动类
通过简单的运动或者舞蹈帮助老人保持身体活力,改善情绪。 活动内容: 1.轻柔运动:如太极拳、瑜伽、伸展运动。 2.舞蹈活动:跟随音乐进行简单的舞蹈动作。 3.散步:在安全的环境中散步,接触自然。 4.手部锻炼:如捏橡皮泥、折纸、使用握力球等。 适用人群:身体状况较好、喜欢活动的认知症老人。
我要定制
感官刺激类
通过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和味觉的刺激,帮助老人放松身心。 活动内容: 1.视觉刺激:观看自然风景视频或欣赏色彩丰富的艺术作品。 2.听觉刺激:听自然声音(如海浪、鸟鸣)或舒缓的音乐。 3.触觉刺激:使用不同材质的物品(如沙子、布料、羽毛)进行触摸体验。 4.嗅觉刺激:使用香薰或让老人闻不同的气味(如花香、咖啡香)。 5.味觉刺激:品尝不同味道的食物(如甜、酸、咸),激发味觉记忆。 适用人群:感官功能尚可、对新鲜体验感兴趣的认知症老人。
我要定制
记忆唤醒类
通过感官刺激和互动活动,帮助老人唤醒记忆,增强认知能力。 活动内容: 老照片回忆(照片盒子):展示老人年轻时的照片,鼓励他们讲述照片背后的故事。 物品触摸(说说老物件):提供具有年代感的物品(如旧钟表、老式电话),让老人触摸并回忆。 主题讨论:围绕特定主题(如“童年的游戏”“家乡的味道”)展开讨论。 记忆卡牌:配对卡片、拼图、记忆棋等,锻炼认知能力。 适用人群: 对过去记忆有较强连接、喜欢分享故事的认知症老人。
我要定制
联系信息
联系人:娟娟老师
联系电话:15800394349